首页 学习问答

当前位置:

一马学习网

 > 

其他能力

 > 

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

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

2022-11-03 20:59 丨 204次浏览

可乐思思

2022-11-06 回答
点赞

社会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备能力,它不仅在社会生存上给孩子一些帮助,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对孩子有很大的作用。所以,作为家长,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去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,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呢?

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

1、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

家长要帮助孩子在解决日常问题时养成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。我们陪孩子看图片或者动画片的时候要经常问孩子,图片中的人是什么感觉?图片里的人心情如何?

在生活中教孩子观察他人的感受,让孩子能够识别开心、伤心、生气、骄傲、沮丧等情感类词汇。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他自己以及别人的感受,而不是评判孩子的感受。

2、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

一些家长总觉得自己孩子小,担心孩子在与人发生冲突时,自家孩子吃亏,于是在孩子户外活动时,时刻不离孩子左右,限制了孩子的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。

殊不知孩子们正是在相互摩擦中“吃一垫,长一智”。所以培养孩子的社会性交往能力,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。

3、多营造适合孩子交往的环境

比如说带他们去参加集体活动,定期让孩子多和小伙伴玩一会,如果在游戏中产生了分歧和矛盾,那也没有必要锱铢必较,孩子会吃亏受委屈都是正常的。

4、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交往榜样

关于孩子的社会能力,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,做到言传身教。有关专家指出:孩子是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习得交往的。孩子从出生起,就一直感受着父母对己对人的态度,并从中模仿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方式。

因此,父母应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,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,否则就无法使孩子信服。

5、搞清楚孩子对问题的看法

父母搞清了孩子的想法和对事物的看法后,千万不要试图把孩子拉到自己的价值观的层面上,这是因为你的价值观未必就是对的;其次,强加的效果一定会很糟糕。

6、教孩子同理心

同理心并非人们天生就具有的,可以后天习得。在培养孩子同理心的过程中,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。想让孩子具有同理心,家长必须具有同理心。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,多多考虑孩子的感受,并把自己思考、感受甚至决策和行动的过程讲给孩子听。

在生活中,家长要特别注意倾听孩子,关注孩子的情感。如果家长坚持这样做,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,学会如何倾听并关注他人,从而产生同理心。

最新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