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学习问答

当前位置:

一马学习网

 > 

分析能力

 > 

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

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

2022-11-03 17:03 丨 135次浏览

可乐思思

2022-11-06 回答
点赞

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它,尝试用力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,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,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,前提是需要依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
一个好的学生,总是能把一个难题分解为各个部分,找出其中的关联,然后逐一击破。那么,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呢?以下这些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。

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

1、认真读题,审清题意是关键,很多孩子读不懂题意,缺乏解题的自信,更有孩子不愿读题,懒的读题,所以我们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,让学生慢慢改掉懒惰的毛病。

2、课堂中进行语言训练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,借助语言表达,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,使之逐步完善,在应用题教学中,我依据教材内容,由易到难,由简到繁,由跟着学说到独立叙述,逐步提高。

3、通过一题多解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,通过编题训练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,编应用题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、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练习,有计划地进行编题训练,可以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,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,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。

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技巧

第一层就是学科内容,属于知识层面,可以理解为学习课本上的具体学科知识。

第二层就是学习习惯、学习方法,属于能力层面,也就是如何学习,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。

第三层,就是最底层的学习动机层面,也就是为什么学习,怎样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,实现学生自主自发的学习。

在这三层中,很多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都只关注到第一个知识层的问题,也就是教学生学课本上的具体知识点。

从“要我学”变为“我要学”,家长老师要追根溯源解决知识断层问题,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,帮助学生找到内在动机,获得成就感,对学习产生兴趣,实现自主学习。

从“学会知识”变为“会学知识”,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系统引导学生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,帮助学习学会学习。

这两个改变就是在解决底部动机层、能力层的问题,搞定这两步后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。

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,让他们学回归教育本质,家长也要尊重教育的底层逻辑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,帮助学生学会思考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
最新问答